
新年伊始,为深入了解基层卫生院发展建设情况、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常态化工作开展情况。2月22日上午,平江县卫健局局长何昌美等同志一行对梅仙镇中心卫生院智慧中医推进及日常工作进行督导和调研。
梅仙镇中心卫生院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千县万馆”工程的定点医疗机构,也是鹰眼智慧中医医能体项目在平江县的试点单位之一(其他试点单位包括平江县中医医院、伍市镇中心卫生院、中家桥村卫生室、团山村卫生室)。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方面,该院高度重视,积极引进鹰眼智慧中医系列设备及运营管理模式,通过数智化的技术为中医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更多可靠依据,以推动中医诊疗的智能化、可视化、标准化进程。
在院长顾珍新以及院委班子陪同下,先后到门诊部、中医科进行现场调研,何局长重点视察了中医科智慧中医项目红外热象检查的使用情况。对不久前该院刚落实的鹰眼智慧中医医能体项目应用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宝贵意见:一是进一步改造提质中医科场地硬件,改善患者就医舒适感;二是加强智慧中医项目红外热象检查宣传;三是加强与医保对接;四是提高中医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院发展与患者就医满意度提升双赢局面。
智能红外设备 提升基层中医诊疗能力
红外热象技术可以清晰地获取身体在不同健康状态下机体细胞和组织的热代谢状态,并描述其功能性的变化使人体细胞组织温度的精确量化成为可能,符合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揣内,以象察脏”的诊断思想。千百年来,中医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手段获取的人体信息,但红外热象技术可以通过数智化和可视化的影像形式,客观地将身体情况呈现出来,拓展了中医诊断方式,可以对就诊者的脏腑、气血、阴阳等整体功能状态做出全面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从而对患者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为了让辖区民众尽早享受到数智化中医技术带来的福利,过去一年,梅仙镇中心卫生院高瞻远瞩,深入贯彻《平江县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指导意见,重点聚焦中医馆建设,致力于挖掘中医药在治未病和健康管理方面的优势,并基于基层中医药发展受限的现状,深入调研了解智慧中医辅助诊疗系统,成功引进鹰眼智慧中医医用红外检测设备,用于日常中医体检及疾病筛查。利用红外热象安全、无辐射、前瞻、便捷的优势,通过筛查及早发现身体及功能异常,将疾病诊治关口前移,同时,借助鹰眼的“检诊疗评管”一体化系统,承接体检异常患者的中医调养服务,真正形成覆盖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中医健管服务体系,服务辖区民众。
创新服务体系 促进中医高效传承
作为智慧中医及大健康领域的领创型企业,鹰眼智慧中医潜心中医红外研究多年,创新推出“检诊疗评管”一体化服务模式,以“智能硬件产品+中医AI诊断系统+专业技术方案”为核心,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远红外断层扫描技术、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大数据合参分析等创新应用相结合,实现自动输出辅助诊断报告、个性化调理经方、高质量健康管理方案,构建了完整闭环的智慧中医服务体系。针对当前中医药发展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痛点,鹰眼智慧中医以区域一体化为原则,通过智慧中医系统+特色专科建设+专家互联网医疗+医生培训体系等标准化中医服务体系的引导建设,赋能基层,让中医能够以“简验便廉”的方式满足民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鹰眼集团推出智慧中医医能体解决方案,面向县域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服务政府监管部门、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基层公立医疗机构以及医师和辖区人民群众,以有效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为主旨,以居民健康为中心,集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红外热成像设备和智慧中医大脑于一体,是一种涵盖检、诊、疗、评、管全生命周期闭环及相应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方案配置。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区展开应用。
此次,梅仙镇中心卫生院引进鹰眼智慧中医数字化检测设备,标志着基层医疗机构在现代化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为推动智能中医设备及新型运营模式在基层的广泛应用打开了新大门。据悉,鹰眼智能红外检测设备在该院的落地,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体验,称赞不绝。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为传统中医技术的传承插上了“翅膀”,在为患者提供看病便利的同时,也给医生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未来,随着数字化中医设备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鹰眼智慧中医仍将聚焦中医药发展痛点和难点,深入数字化中医检测与诊疗系统的研发,不断探索适合县域发展的中医药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以期通过系统、专业的智慧中医服务体系,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注:根据地域情况不同,文中的“红外热象”与“红外热像”的语意一致。